如果以前有人說別墅是可以打印出來的,肯定覺得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,可是經過3D打印汽車事件,人們的思想獨特、創新,3D打印別墅也是一件家常便飯的事。
近日,蘇州數幢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建筑,一經亮相便引發外界一片沸騰,其中包括一棟面積
尤其是在醫學領域,3D打印技術已經實實在在走近了人們的生活,取得了不少令人可喜的成果,近日,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課題組在國內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(簡稱TAVI),成功為一例77歲高齡的患者實施TAVI手術規劃與導航;西電集團醫院骨科采用3D打印技術,打印出1∶1比例全仿真的“骨盆、股骨近端骨折處”3D模型,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骨科“私人定制”手術。而在美國的牙科診所,牙醫只要學會3D打印機的操作,通過掃描牙齒,3D打印機可以很快制作出牙齒的模型,牙醫甚至可以現場磨制假牙給病人換上。
“3D打印技術”可謂制造原理上的一個重大突破,業內也稱其為“增材制造”,自上世紀80年代發明以來,迅速產業化并應用于各工業領域,與傳統的等材制造和減材制造三足鼎立、互為補充,而與傳統制造業通過切割打磨原料最終成形不同,3D打印是從無到有的制作過程,幾乎不產生廢料。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稱之為“20世紀最具革命性的制造技術”。2012年,英國《經濟學家》雜志將“第三次工業革命”作為封面文章認為,新3D打印浪潮將迎面而來。
我國3D打印技術總體處于模型制作向零部件直接制造過渡,在直接制造高性能塑料和金屬零件方面發展非常快,局部甚至超過國外水平,但與此同時總體上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。例如,在應用和產業方面,缺乏產業鏈,規模提升空間大;缺乏類似于國外的增材制造用材料、軟件及服務的產業鏈……
中國發展3D打印產業應該從如下方面著手: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,將發展3D打印產業作為國家戰略,制定產業化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;建立技術創新體系,加快推動產業鏈中關鍵性技術研發和突破;建立產業支撐體系,統籌產業規劃;加強金融財稅支持;建立人才教育培訓體系。